事实与数据
采埃孚提供了超过5500种不同的产品(零件编号),这些产品在采埃孚全球的20个地点进行再制造 - 从制动钳和转向系统到自动变速器
与生产新产品相比,采埃孚通过再制造每年可节省超过32,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工业流程确保所有再制造产品达到OE质量标准
最近引入的 "可持续发展设计 "标准意味着新产品的设计可以用于再制造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可持续的未来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切。”这就是采埃孚对于旧零件进行工业再加工的初心。旧部件的连续再制造是其对于2040达到气候中和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示了采埃孚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并凭借其知识和创新实力为未来承担责任。
采埃孚再制造,与合作伙伴为循环经济共同努力
创新需要协同合作,如果没有整个价值链——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的集体努力,创新很难成功。采埃孚不仅希望在公司内部加强循环经济工作,而且坚信客户、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应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毕竟,旧零件(“芯”)必须返回给再制造商才能够真正的完成再制造。为了提高这方面的认知,采埃孚售后市场正在加强其关于可持续性和再制造主题的全球交流活动。
采埃孚售后事业部负责人 Philippe Colpron 强调说:“我们鼓励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与我们一起,通过积极参与再制造价值链来塑造一个更加绿色的未来。对于许多客户来说,在车辆维修方面,可持续性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修理厂应该积极提供再制造零件,并将未损坏的旧零件返还给我们,让它们获得‘第二次生命’。因为只有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真正的循环经济才能成功”。
再制造持续创新,促进产品技术迭代升级
欧洲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历经百年,已形成了完善产业服务链体系。值得关注的是发达国家推行“面向设计的再制造”创新概念,许多汽车研发中心与零部件再制造企业保持常态化沟通,借助有关再制造技术报告,促进产品技术改进。
采埃孚作为有百年历史的零部件企业,一直崇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创新、绿色的理念根植于方方面面。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采埃孚已经奠定了再制造的基础。在其新的 “可持续发展设计”标准中,采埃孚概述了对现有部件的相关要求,然后可以进行再制造。这可以作为资源节约和可持续产品生命周期的指南。据悉,该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尽可能多的采埃孚产品应具备 “第二次生命”概念的技术要求。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采埃孚在零部件研发生产过程中做了很多努力,如使用更多的抗腐蚀材料和使用允许无损拆卸的连接技术。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零部件有效地进行再制造,且车辆部件也将流入材料循环环节。此外,一些下一代产品已经被设计成可以再制造的形式。如采埃孚的 WABCO 品牌的iABS-其第三代拖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在其他改进中,增强的设计现在考虑到更好地接触到电路板,现在也可以重新刷新。
目前正在开发的另一个项目的中心是电力驱动部件和驾驶辅助系统的传感器的再制造方法。采埃孚目前正在准备一项可行性研究,以确定电驱动电机、高压电池、变频器和摄像系统在多大程度上适合再利用,并可为此进行升级。由此可见,再制造持续创新,不仅节能环保,也可以促进产品技术迭代升级。
全力奔赴循环经济,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
根据行业调研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规模达到40.15亿元(人民币),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规模达到1045.68亿元(人民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前景广阔。
在欧美,再制造产品作为绿色产品被广泛宣传,不仅再制造产业链完善,且消费者对其接受度高,再制造产品普遍用于保修期内的零件更换。对于国内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市场来说,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十分重要,需要多方努力共同推进,从行业监管方面,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体现再制造标准化的再制造工艺技术标准、质量检验标准等标准体系;从产业链层面,改善零部件回收利用率低和回收体系混乱的问题,建立废旧汽车零部件回收体系,拓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原材料的获取渠道;从终端客户方面,加强再制造绿色宣传。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各方可以通过再制造产品的推广,逐步提高消费者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认知度,从而提高消费者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接受度。
展望未来,随着政策法规的推动,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积极参与,再制造产业链的完善,媒体行业的积极赋能,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采埃孚售后也表示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努力,我们将全力以赴,携手业界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