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经进入二季度,正在为全年做准备工作,因为目前汽车市场比较明确的趋势仍未确定。对宏观经济的了解认识,对汽车市场未来的预判越来越重要。对汽车大市场的了解变化及发展越来越重要,进行这方面的交流很有必要,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专业的交流很有必要,总之今年的汽车市场不确定性,仍有待观察。汽车后市场变化发展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更加复杂。成功者,千方百计找办法。失败者,千方百计找理由。

影响今年车市的重大因素:

1、宏观经济变化2、新能源汽车市场与燃油车市场的变化3、当下您的企业或市场需要的是:深度?还是宽度?4、国家重大政策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

一 关于对今年汽车市场的认识

1、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但老百姓却不消费了,低欲望社会提前20年到来,不消费、不敢消费、消费不起正在逐步形成。

2、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并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消费能力差异化明显,消费者更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3、品牌、个性和体验高质量高效的消费模式,形成消费升级的表现,消费者更加理性谨慎经济,追求性价比、功能、环保、健康的消费模式,这是消费降级的表现。

4、很明确的信号了,中央要搞新一轮的大动作,很可能是历史性的。

这次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华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小但很重要的细节,就是财政部跟美方特别提到:

中方正在谋划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经济的全面深化改革真的要来了?

对象、说话主体,不难发现,三次提及分别代表改革的三大核心方向:

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如此重大的改革必将对汽车行业、对汽车市场、对汽车消费和汽车后市场产生历史性的影响。消费者的心里和行为受个人社会、文化、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和环境对消费者有着不同的影响和方向,今年表现的更为复杂。

5、今年和去年已经出现了三大社会现象值得关注:

(1)、汽车销售市场不景气,但汽配市场、汽车后市场越来越活跃;

(2)、风向变了现象反常,如:大商场没人;大小景区都挤满了人;

(3)、进口商品遇冷,国产商品包括国产汽车都雄起了。

6、根据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二手车出口有关事项的公告》(商务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交通运输部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6号,以下简称《公告》),自2024年3月1日起,由试点制改为申请制,在全国范围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明确规定二手车出口企业申请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条件及责任,同时列明了10种二手车禁止出口的情形,为二手车出口提供了规范指导。

7、对今年汽车市场的趋势如何看

(1)、汽车经销商对主机厂满意度下降,随着以旧换新大政策的出台,会有明显改变;

(2)、约四分之一的经销商仅完成了去年的销量目标,过去四年全国4S店倒闭数量超过8000家,平均每年就有2000多家倒闭,4S店模式正在进入动荡调整期;

(3)、由于一批相关政策出台,(特别是以旧换新大政策的出台)估计经销商生存状况会有所改善;

(4)、经销商投资意向主要集中在高端豪华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品牌;

(5)、汽车价格战仍会延续,特别是新车价格战越来越激烈;新能源汽车降价潮刚刚开始。

(6)、自去年起,二手车市场出现了较大的不利趋势,出现了行业性的亏损,经销商的日子很不好过;

(7)、新车出口和二手车出口,会延续去年的高速发展。

(8)、2024年市场预期,乘用车市场会保持增长趋势,但价格会持续下降,经销商经营压力依然较大,

商用车市场会继续延续上涨的势头,新能源汽车预期不乐观。

因此,对2024年汽车市场总体趋势谨慎乐观。

二 关于汽车市场现状及变化情况

(一)、2023年我国的汽车市场产销量双超3000万辆,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产销总量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国内汽车保有量巨大,其中主导的仍然是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仅占3.23%。2023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3361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706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714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9427万辆,增加1553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8668万辆,增加928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7541万辆,增加856万辆。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亿辆,其中汽车3.3亿辆,新能源汽车1821万辆。从总量上看新能源汽车占的比重还是很小,燃油车仍占绝对的比重,所以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总量对汽车后市场的影响还很小。

(二)、自主品牌崛起,取得高速发展,合资品牌承压趋势愈发明显。前十家有五家是中国汽车品牌,分别是: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等,市场份额达到了52%。

(三)、2023年中国车市整体较好,但市场表现建立在依然明显内卷之上。价格战配置战愈发激烈,终端优惠越来越大,可以预计的是,由价格战带来的同比增长,可能提前透支未来的整车消费,可能将对2024年的汽车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近两年中国车市中,燃油车新品明显减少,与之相对新能源汽车新品则不断加速滚动推出。

(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还将持续上升,插混车型将继续成为助推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在高基础上进一步增长的核心力量。

(六)、2024年,有专业机构预测,国内燃油车零售量将减少80-100万辆。由于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市场争议巨大、动荡不定,燃油车市场渴望改观,出现上涨。

(七)、西方集体退出新能源汽车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欧美国家对碳中和的态度的转变,使得欧美的传统车企纷纷放缓了新能源转型的步伐。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成了全球的共识,是保环境,还是保饭碗,正在成为全球的课题。欧盟推迟新能源汽车转型计划,也许是出于无奈,更多的是一种战术选择。

三 关于汽车后市场发展变化分析

(一)、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若干发展趋势

1、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

2、人民群众对美好汽车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投资方面、出口方面、国内消费方面都会出现巨大的商机;

3、真正去发现“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汽车生活”的需求,并用“新质生产力”去满足它!一是移动互联技术;二是中国绝大部分家庭已经有车了,换购已成为主流。在这样的“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汽车行业的需求变了!从以前的想“拥有一辆汽车”升级成了现在的对“美好汽车生活”的向往。那什么是“美好汽车生活”?它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更优质的产品;二是更美好的体验。所以,汽车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从“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转型,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二)、2024年汽车市场和后市场态势

1、国内市场稳,国际市场增;2、纯电市场稳,插电市场增;3、造车新势力市场稳,骨干汽车企业市场增;4、高增长企业稳,骨干汽车企业增;5、合资企业稳,自主品牌增;6、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智能汽车渗透率增;7、乘用车市场稳,商用车市场增;

分析:由于汽车市场七稳七增,市场结构调整将会出现大的变化,受其变化影响,汽车后市场也必将出现重大的调整变化,如:汽车新能源市场大发展必然影响到汽车后市场;维修保养出现重大的变化和调整,舆论认为新能源汽车维修量将下降50%-60%,可见影响巨大。由于目前的国内外形势,主要表现在发展燃油车,还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争论巨大,影响巨大,所以对汽车后市场发展变化趋势,目前还难以下定论,有待观察和思考。

(三)、面对汽车市场的第一大需求,二手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经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用了14年时间,不间断的呼吁、调研、反应、提出方案与政府相关部门交流探讨,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终于把二手车流通中间的断点、堵点全部打通了(详见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

2、现在换购已经成为汽车市场的第一大需求,而在换购的过程中,二手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手车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大变化,大发展的时期,并且已经成为汽车后市场第一大市场。

3、尽管二手车市场的政策出台近几年一是大批政策出台,而且有些政策是颠覆性的,是重大改革,是重大创新,政策虽好,由于方方面面的客观情况,执行起来仍面临巨大的挑战,如由占80%-90%的二手车传统经纪公司,转变为二手车经营公司,是重大改革,也是难度巨大的改革。一旦这一改革能够全面实施,二手车市场将会出现重大的变化和调整。

(四)、国务院3月7日发文: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是推动汽车消费、汽车后市场消费,2024年最重大的汽车市场和骑车后市场政策,现将通知关键部分汇总如下:

持续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流通堵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鼓励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并引导行业有序竞争。持续优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管理,促进便利交易。大力发展二手车出口业务。深入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传统设备再制造,探索在风电光伏、航空等新兴领域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业务。加快乘用车、重型商用车能量消耗量值相关限制标准升级。聚焦汽车、家电、家居产品、消费电子、民用无人机等大宗消费品,加快安全、健康、性能、环保、检测等标准升级。支持国内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支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标准走出去。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通过中央财政安排的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以旧换新;持续实施好老旧营运车船更新补贴,支持老旧船舶、柴油货车等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统筹利用中央财政安排的城市交通发展奖励资金,支持新能源公交车及电池更新。政策汇总已经讲的非常明确了,也是以旧换新的政策要点,一定要认真学习研究思考,提出落实的计划措施,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动实施,必将对汽车市场特别是汽车后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也为今后的汽车后市场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五)、去年商务部等9部门为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七大政策措施:

1、优化汽配流通环节,提出标准;(重点)

规范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秩序,制订实施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有关标准,营造透明、有序、高效的配件流通环境。创新配件流通模式,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配件流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拓展汽车配件流通渠道,构建多渠道、多业态的汽车配件流通网络,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后市场配件的多元化需求。

2、促进汽车维修,服务提质升级;(重点)

加快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有效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汽车绿色维修,提升汽车维修业绿色环保水平。积极推进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应用,提升汽车维修业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3、加快传统经典的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重点)

4、构建多层次的汽车赛事格局;

5、支持自驾车旅居车等营地建设;

6、丰富汽车文化体验;

7、优化汽车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消费金融服务。

综合分析,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的出台,必将对汽车销售市场、汽车后市场、汽车维修保养市场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因此汽车后市场将面临新的创新和调整。

国家发展改革委1预估,汽车、家电更新换代需求在万亿规模,再加上回收循环利用,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四 关于如何应对的若干建议

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500百万辆,销量占比在15%—25%之间
2030年保有量超过3000万辆,销量占比30%—40%。2035年保有量超过2.6亿辆,销量占比50%—6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表示)
2030年保有量超过3000万辆,销量占比30%—40%。2035年保有量超过2.6亿辆,销量占比50%—60%。(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表示)
全国公交车75.3万辆,出租车135.5万辆,网约车100多万辆,私家车电动化8000万辆
(2030年末)届时三项总量润滑油需求45—59万吨,占车用润滑油总量的13%—16%。
全国公交车75.3万辆,出租车135.5万辆,网约车100多万辆,私家车电动化8000万辆
(2030年末)届时三项总量润滑油需求45—59万吨,占车用润滑油总量的13%—16%。
(一)、目前影响汽车后市场的重要因素分析;
(二)、高度重视汽车行业动态,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趋势;
(三)、高度重视最新的国策,即以旧换新重大国策;
传统的需求刺激政策通常直接作用于增量,而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呈现出“从存量中挖掘增
量“的政策思路调整。
(四)、高度重视大的消费环境调整变化趋势;、

(五)、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汽车市场及后市场消费观念的变化;

(六)、高度重视二手车市场的变化调整发展;

(七)、高度重视汽车市场电商、互联网、智能化的发展变化;

(八)、宏观因素: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各种不确定因素较多,工业经济总体仍处于修复期,需求不足问题突出,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巩固企稳回升态势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人生建议

不要等,想都是问题,做都是答案。不主动、不拼搏什么都没有,要主动探索市场的可能性。


后续想要获取更多资料可以添加企业微信!!添加企业微信不仅可以获得商用车汽配的相关资料,还可以通过该企业微信快速查询商用车配件型号!!只需发送车架号就可查询所需配件!快添加企业微信咨询体验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