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2024年已经走完第二个季度,开始下半年的争分夺秒。
回首刚忙碌完的第二季度,商用车领域各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卷出了新高度,国内市场价格战+服务战、海外市场抢滩布局新“战场”。随着我国商用车产业内涵与外延的不断延伸,各家企业除了“卷”市场,还在增强与上下游企业的战略合作,扩大“朋友圈”,以进一步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我们也看到,客车与卡车企业之间抱团布局同一市场的合作,也多了起来。
那么,今年二季度,为更好的布局未来市场,抓住行业变革转型的机遇,商用车及零部件企业在资本领域进行了哪些大动作,有哪些新公司成立,发生了哪些股权变动,市场机遇呈现出哪些新风向?下面请看第一商用车网报道。
一汽解放向调研机构透露,2023年,解放各类产品总销量达到24万辆,同比增长42%;2024年1-5月,总销量达到13万辆,同比增长28%。其中,解放天然气重卡在物流运输领域积累了高满意度的用户口碑,2024年1-5月市占率高达32.9%。同时,解放还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筹划设立全资子公司经营商用车国际贸易业务,以提高盈利水平。
自筹划分拆潍柴雷沃至创业板上市事项以来,潍柴动力积极推进相关事宜,组织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等相关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了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的义务。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潍柴雷沃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拟暂时终止分拆潍柴雷沃至创业板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为公司迁建现有重型卡车产能项目。该项目目前经过反复验证,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由于该项目整体工程量较大,项目所需设备采购周期长,同时受国内综合因素影响,导致项目整体进度有所放缓。为了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降低募集资金的投资风险,保证募投项目质量,确保公司募投项目稳步实施,根据募投项目的实际建设与投入情况,经过审慎的研究论证,董事会同意在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募集资金投资规模均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将公司募投项目“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全部达产日期由2024年6月底延期至2026年12月。
据悉,本次调整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募投项目建设质量,实现募投项目建设目标。公司将继续加强对募投项目建设进度的监督,及时关注市场环境变化,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
合资框架协议签署后,江淮汽车对拟组建合资公司相关方及出资的专利技术等进行了尽职调查和评估,并与合作相关方就合资事宜进行了沟通,但未能就合资事宜达成一致。经审慎考虑并与合作各方协商一致,决定终止本次合资框架协议。
6月中旬,天眼查App显示,江淮汽车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二手车经纪、机动车鉴定评估。江淮新增二手车业务这一变化,未来会促进江淮旗下车型的销量增长。加上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的全面实施,各大企业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活动,一些江淮皮卡老客户想要购置新款皮卡可能更加方便。
股权变更后,江铃汽车集团出资金额为1,000,006,380元,持有江铃财务100%股权。
其中,奇瑞商用车(山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为鲍思语,经营范围包含: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二手车经纪;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电池零配件生产;电动机制造等。该公司由奇瑞旗下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及日照华聚高新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奇瑞商用车(山东)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由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100%持股。
6月27日,温州远程绿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王彦彬。该公司由浙江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温州交运集团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
中车电动是国内较早从事新能源商用车业务的企业,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链,成为国内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和电驱动系统领域的头部企业,目前已在四川销售近3000辆新能源公交、近10000套电动驱动系统。成都中车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为中车电动下属企业。
根据协议,此次川客与成都中车电动结成战略联盟,致力打造以“中车峨眉牌商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并建成具备年产量2000辆新能源商用车的专业生产线,共同开拓四川、西南区域及中亚地区的新能源客车等市场,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和产品竞争力。
此次,“川客、中车电动”联合体的成功构建,既是贯彻落实成都市“引进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对成都本地企业整合,建设新能源商用车产业集群”的建圈强链政策要求,也为大邑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将进一步助力成都乃至全川在公交、环卫、渣土、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车辆的新能源化。
本轮融资将进一步推动“惊蛰”、“小满”等车型的市场投放及技术升级,为零一汽车加速新能源重卡的规模化量产及市场交付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这笔资金还将被用于深化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以及拓展新型号车辆的设计与交付。此次融资的成功不仅仅是零一汽车发展历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结合其近期活跃且强势的表现,零一汽车在发布会上宣布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运输机器人公司”的宏大愿景值得长期关注与期待。
据悉,本次融资的资金将用于加速苇渡科技的49吨满载670公里长续航纯电重卡的研发与交付,并推动在中、美、欧等地的车辆测试和运营路线测试。此外,苇渡科技将加速供应链的布局以及欧美生产能力的建设。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苇渡与嘉民集团以及博格华纳BorgWarner合作的首批960千瓦兆瓦级快速充电桩也将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同时苇渡也在与全球的多家充电运营商以及制造商进行合作。
中植一客成立于2006年1月,注册资本34717.62万元人民币,主营新能源商用车技术研发、整车制造、市场推广和后市场服务,产品包括纯电动及氢燃料的城市公交、城间客车、专用车辆等新能源商用车整车。此次,康盛股份拟向上海犀重和郑州绿港转让中植一客55%股权,同时以债权转股权的方式进行同比例增资,合计转让中植一客注册资本19,094.69万元,转让价格按照基准日每股净资产0.1745元,股权转让价款合计为3,332.78万元。
其中,上海犀重以2,423.84万元现金对价受让康盛股份持有的中植一客40%股权;郑州绿港以875.25万元现金对价受让康盛股份持有的中植一客14.44%股权,以33.69万元现金对价受让机械模具持有的中植一客0.56%股权,合计为15%。
2022年9月,康盛股份曾官宣要以中植一客为业务运营主体,“进一步开拓物流车及渣土车、环卫车、矿车等专用车市场”,不过到目前为止,暂未能在中植一客官网查询到环卫车等相关产品介绍。
据悉,东风康明斯柳州项目的签约和柳州子公司的揭牌,是康明斯在中国市场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东风康明斯将依托康明斯全球领先的技术和研发实力,结合东风柳汽的市场需求和产业优势,全力打造高品质、高效率、高可靠性的产品,为东风柳汽的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恰逢20周年之际,博世动力携多款商用车智能出行解决方案亮相2024北京国际车展。在本次车展上,博世动力首次展出了全新研发的电控气压制动系统以及新一代用于电动汽车电网的12V锂离子电池。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董事会总裁、博世动力系统中国区总裁王伟良在现场透露,博世看好中国商用车行业蓬勃发展趋势,为了深度赋能产业变革,助力客户领跑商用车赛道,博世于5月1日正式成立商用车集团,加强跨域合作,为商用车提供全栈技术解决方案。
Accelera、戴姆勒卡车和佩卡各拥有合资企业30%的股份。作为技术合作伙伴,亿纬锂能占股10%,并为合资企业提供其行业领先的电池设计和制造专业知识。
该合资公司将作为独立实体运营,沃尔沃集团和戴姆勒卡车各持股50%,总部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在一份声明中显示,沃尔沃集团和戴姆勒卡车将继续在所有其他业务领域成为竞争对手。
据了解,目前沃尔沃集团与戴姆勒卡车签署的初步协议不具有约束力。双方的目标为在获得相关部门的必要审查和批准后,将于明年一季度完成最终交易。
虽然我国商用车市场足够卷,但在皮卡、新能源、出口等领域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这些机遇让商用车行业未来前景增加了很多看点。新格局、新生态,以及新的商用车“巨头”,即将到来!
及配云资讯站将持续为您报道,更新最新资讯!!
大家在及配云小程序不仅查看最新资讯站-还可以通过车架号,发动机号查询配件型号!! 快去小程序体验一下吧!!
及配运营平台如下 可搜索关注